本期大宸论道特邀大宸设计集团数字智能应用中心总经理陈燕辉先生与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智能化产品总监、音视频行业研究院副院长郑杪楠先生,深入探讨了数字智能技术在现代生活空间中如何深度赋能设计、运营与用户体验。
节能减排与精细化运营成为业主的核心诉求。陈燕辉分享了广州商业中心的实践案例:通过智能水电表与监控系统联动,一旦监测到用水用电异常(如忘关设备),系统能自动切断供应,从根源杜绝浪费。他更指出,酒店智能化投入的回报周期已清晰可量化——通常十年内即可通过节能收益收回成本。
郑杪楠补充道,现代楼宇BA系统(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结合前端传感技术,已实现能耗动态调控,实际应用中普遍带来20%-30%的季度能耗降幅,“关键不仅在于开关设备,更在于精准控制电流与运行状态”。
智能化正彻底重塑宾客体验。陈燕辉介绍了“回家/离家模式”在高端酒店的落地:客人通过专属二维码或手机APP,可在抵达前远程设定客房温度、灯光、新风,实现“开门即享理想空间”。这既满足高端客群对私密性的需求,也大幅减少前台人工依赖。
郑杪楠强调,智能化体验已超越基础声光控制:“以大型宴会厅为例,核心目标是通过声光电的深度集成与场景化编程,满足婚宴、发布会、国际会议等多变需求,一键切换环境氛围,让技术隐于无形。”
郑杪楠系统解析了酒店智能化的技术骨架,其核心是由五大层级构成的有机整体:
感知层:遍布空间的温湿度、人流、光照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
接入层:专业扩声系统、显示设备、环境控制硬件构成功能基础;
网络层:高带宽、高安全网络(如国密加密技术)确保海量数据传输可靠;
平台层:数字中台整合所有子系统,实现数据融通与集中管控;
应用层:面向管理者的可视化平台(支持3D楼宇巡检、数据看板)与面向用户的移动端控制(APP/小程序)提供便捷入口。
面对技术快速迭代,两位专家均强调前期规划的关键性。郑杪楠指出,新建项目需在土建阶段即介入,预留综合布线管井与机房空间;改造项目则需重点评估现有带宽与端口扩展能力。“真正的可持续性在于预留标准化数据接口(如HTTP API、SDK),确保未来新模块能无缝接入现有平台。”他特别以视频系统演进为例:新一代设备已整合基础通讯、AI图像识别、多语种实时翻译等复合功能,替代了过去多系统堆叠的模式。
针对宴会厅等大型空间利用率痛点,智能化结合灵活设计提供了解决方案。郑杪楠详解了通过活动隔断实现“一厅多用”的关键:需在建筑声学设计阶段即采用专业吸音材料处理地板、侧墙与天花;扩声与灯光系统必须支持分区独立控制;“若相邻隔间同时举办酒宴与会议,除技术隔离外,经营调度上亦需错开高干扰活动”。陈燕辉补充,此类空间已成为酒店突破客房收入瓶颈、吸引外部租赁的重要营收增长点。
访谈展示了酒店智能管理平台的终极形态——三维可视化系统。该平台如同“数字孪生体”,将入住管理、能耗统计、安防监控、设备状态等全维度信息整合于统一界面。管理人员可点击3D模型直抵具体楼层,实时查看设备IP、网络流量,并结合动态数据看板进行经营决策,彻底告别传统“多系统、多屏幕、多岗位”的分散管理模式。
正如陈燕辉在访谈尾声所言:“我们正致力于用数字智能产品创造真正的现代生活空间。”数字智能在现代建设中的应用已超越节能降本的初级目标,向着无感服务、灵活空间、数据驱动的未来生活体验持续进化。